做好民生保障工作,重點是關心關愛困難群眾,給困難群眾帶去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實惠。近年來,鰲峰街道不斷提高社會救助工作精細化水平,健全社會救助工作體系,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級,變“被動”為“主動”。
一是完善工作網格,確保兜好底。鰲峰街道綜合考慮地理位置、轄區面積、人口規模、居住集散密度、鄰里熟稔程度等情況,探索設置社會救助“街-居(村)-小區(村民組)—樓道”四級網格體系,及時發現、了解轄區內因突發事件、意外因素造成的困難人群,第一時間送政策、送服務。將網格化“政策找人”下沉至群眾身邊,讓群眾少跑腿、服務更到位,實現“我要找”變“找到我”。今年7月,鰲峰街道主動發現轄區內居民宮某突發急性白血病,需要持續治療,家庭經濟困難。街道特事特辦,簡化辦理手續,于7月底前將宮某納入低保,并申請臨時救助9300元,解決其家庭實際困難,保障其后續治療。
二是鎖定目標人群,確保兜準底。緊緊圍繞“找什么樣的人”,深化完善困難對象發現、識別、評估、入庫及救助機制。以人口信息系統、救助人口系統為基本信息數據資源,進一步搭建救助服務資源庫,實現了走訪、反饋、救助評估“一鍵式”服務模式。街道張錦社區余莊組人唐某, 2023年10月確診為乳腺惡性腫瘤,通過手術、化療,治療費用高達13.5萬元,自付費用6.6萬元,后期還需要放射治療,已無力支撐昂貴的治療費用,家庭非常困難。2024年4月街道為其申請了低保,隨后因為無地居住又于2024年5月為其申請了公租房。
三是融合各類陣地,確保兜牢底。將街、居(村)兩級社會救助窗口與黨建、社會治理、為民服務平臺深度融合,以“黨建+社會救助”服務模式,以“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宣傳+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審核”“黨群服務站宣傳+居(村)委會協助代辦”“黨群服務點宣傳+樓組信息傳遞”三級運行網絡,建立“15分鐘社救政策了解圈”,推動社會救助政策一沉到底,直抵群眾“家門口”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政務
微信
政務
微博